祝福语第几课(1)
1、教学手段:小组讨论、案例分析、问答互动。
2、对难点内容进行分解,通过实例分析和比较,让学生逐步理解小说的深层寓意。
3、
4、学生准备:搜集各地中秋节的习俗资料,了解秋天里的其他节日。
5、请四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,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。
6、课程名称:课时练习(12)祝福
7、师:小朋友,你们喜欢儿歌吗?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。
8、学习第三小节,畅谈自己的理想
9、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。
10、分小节学习,体会快乐的心情。
11、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小声地自己练习读课文,要求读准字音。
12、教师通过案例分析,讲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语言特点,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叙事技巧。
13、2感知课文:然后为同学们介绍鉴赏小说的方法:(1)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备景,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,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。
14、一个同学朗读全文,其它同学体会一下少年儿童的心情。
15、指导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朗读,要读得亲切,表达出快乐的心情。通过声音的轻重,声调的高低、停顿时间的长短不同,读出本课的语气。
16、硬件资源:多媒体教室、投影仪、音响设备。
17、信息化资源:文学作品分析视频、相关背景资料电子文档。
18、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。
19、进行革命理想教育,结合课文第三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。
20、出示图片1(李白的《静夜思》)
21、分小组看着图讨论以上三个问题,然后练习回答问题,老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。
22、分析祥林嫂的形象变化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。
23、老师写出课题后让学生齐读,课题中的节日指的是什么节?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图。出示挂图(即课文中的插图。)
24、多媒体出示:“迎佳节,庆丰收,歌舞表演乐融融,月饼香,月饼甜,全家欢乐大团圆。”
25、参与课堂活动: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,分享自己对祥林嫂形象的理解。
26、七夕节,又名乞巧节、七巧节或七姐诞,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,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,故称为“乞巧”。
27、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,进一步认识中秋;
28、②过程与方法目标:通过对小说的人物、环境等内容的赏析,养成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。
29、全班开展比赛,看谁读课文最有感情。
30、通过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少年儿童在祖国的关怀和培育下生活幸福美好,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,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,长大报效祖国。
祝福语第几课(2)
1、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,做到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。
2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。
3、教学年级和班级:高中一年级(统编版)
4、拓展延伸:请一位同学扮演祥林嫂,演一演她再次回到鲁镇后向人们述说自己的经历时候的样子,其他同学扮演鲁镇中的听众。我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拓展,使同学们对祥林嫂的形象和鲁镇的社会环境有更深的理解
5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,记录关键信息和疑问,课后进行复习和讨论,以加深理解。
6、学生回答:谈自己的切身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