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习录格言18句
1.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
2.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。
3.授书不在徒多。但贵精熟。
4.身之主宰便是心,心之所发便是意,意之本体便是知,意之所在便是物。
5.尽心知性知天,是生知安行事。存心养性事天,是学知利行事。『夭寿不贰,修身以俟』,是困知勉行事。
6.如意在于事亲,即事亲便是一物;意在于事君,即事君便是一物;意在于仁人爱物,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。
7.谦虚其心,宏大其量。
8.先曰、是徒为静养,而不用克己工夫也。如此,临事便要倾倒。人需在事上磨,方可立得住,方能静亦定,动亦定。
9.尽心知性知天,是生知安行事。
10.一念开明,反身而诚。
11.无事时存养,有事时省察!
12.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
13.至于“夭寿不贰”其心,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,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,我亦不必以此动心。
14.心犹镜也。圣人心如明镜。常人心如昏镜。近世格物之说,如以镜照物,照上用功。不知镜尚昏在,何能照?先生之格物,如磨镜而使之明。磨上用功。明了后亦未尝废照。
15.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。
16.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。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17.以事言谓之史,以道言谓之经;事即道,道即事;春秋亦经,五经亦史;易是包牺氏之史,书是尧舜以下史,礼乐是三代史,其事同,其道同,安有所谓异?
18.虚灵不昧,众理具而万事出,心外无理,心外无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