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双龙洞洞内的句子(1)
1、一生读:俺还知道了外洞厅北有一挂黄色“石瀑”(生出示图片)大家看,它俨然是古人衣袍,这就是传说的“吕先生藏身”景点。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隐身于此,又有传说是,有个村姑誓不嫁抢她的财主,被锁困在洞中,吕洞宾就是从这里去营救洞中的村姑的。
2、小结全课:热情的孩子们,老师愿作使者,建构起你们友谊的桥梁。
3、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录相,亲自看看孔隙是怎样的和人怎样进出孔隙。
4、通过开展导游大赛,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。
5、⑴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,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,到臀部,到脚跟,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,才说一声“行了”,船就慢慢移动。·
6、再读课文,作者从金华出发,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?(游览顺序)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?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,画一张游览示意图。(可以各自进行,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完成。)
7、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,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,把景物特点写具体,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。
8、十来进:房屋分成几个庭院,每个庭院称为一进。十来进就是从前到后十来个庭院连在一起。
9、阅读与想像相结合,了解双龙洞的特点,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。
10、⒋读完本段你眼前有什么景物,请你说出来,你是怎样的心情。(让学生产生想象)
11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都到过那些旅游景点,并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.
12、⒊理解生词。(学生在读课文时随机检查。如:蜿蜒、明艳、突兀、森郁等词。)
13、我们跟着图片去欣赏一下,发挥你的想象力,看到这些石钟乳和石笋,你会想到哪些神仙、动物、以及宫室器用?
14、书中的四处景物,学生先提到哪一处景物,教师就指导学生理解哪一处景物。
15、朗读课文。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,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。
16、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,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,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。
17、小组讨论、交流,试把不懂的问题弄懂。(教师巡回参与讨论,了解学生的读、思、议过程,并及时给予点拨、诱导。)
18、按着游览路线图出发吧,心情怎样?推荐一位同学,咱们读出路上的好心情!
19、一百年才长一厘米的石钟乳和石笋,在双龙洞中颜色不一令人称奇,形状变化多端令人称奇,名目数量之多更是举世无双。
20、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,知道作者在外洞和内洞分别看到了什么,听到了什么,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;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,写出景物的特点和自己的真实感受的。
21、下面,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,看看能读懂什么,把不明白的地方划下来。
22、通过语言文字的感知了解孔隙、内洞的特点,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。
23、⒈学生自学本段。同学们我们运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本段。请同学们随着叶圣陶爷爷继续向前游。
24、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,并按图说清图意,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。
25、怎么走?都经过哪?快速浏览课文,看谁能最先看到游览路线图。
26、播放双龙洞景色的课件,并请小导游对其中的某一景点边看边介绍,评出优秀小导游.
27、这些石钟乳和石笋,形状变化多端,再加上颜色各异,即使不能做什么,也很值得观赏。
28、十来进:进,平房的住宅内分前后几排的,一排称为一进。“十来进”值得是十来排住宅大小。
29、名目有四十多,说是说不完的,咱们去看看吧。(课件:双龙洞内洞)
30、同学们,你喜欢旅游吗?都游览过哪些地方?那里都有什么美丽的景观呢?(学生回答)
31、⑵想象一下,除了课文列举的大自然赐予的奇观──蜿蜒在洞顶的一条黄龙,一条青龙,还有什么呀?(顺势板书:列举)
32、全班交流、讨论。你读懂了什么?提出小组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。(有些对理解课文内容不太重要的问题可随时解决;一些需在深入理解课文后才能理解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。)
33、理解课文内容,了解金华洞的奇特景观,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思想感情。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。
34、再读这段,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。(意在指导学生背诵。)
35、过渡:就这样,我们随着作者又仰卧在小船里,穿过孔隙出了内洞。
36、结合课前预习,反馈预习成果,学生出示制作的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,对照课文,互相交流讨论。
37、如果把这一段加到课文里就更好了,双龙洞也介绍得很详细,你认为呢?就这个问题,我也问过叶圣陶爷爷,你猜他怎么说呢?
38、作者先游览了洞口,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?(板书:突兀森郁)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?
39、出示电脑课件,按游览顺序播放全文景象,体会双龙洞一游的种种美的感受。
40、本文是一篇游记。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于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。
描写双龙洞洞内的句子(2)
1、⑵抓住你学校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点,试着用上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一两种方法,可以是:
2、用做小导游的方法(准备好导游的工具)激励学生细读课文,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,并请学生按顺序写出几个景点。板书;(路上、洞口、外洞、空隙、内洞)
3、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5小节,找出一个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。(好奇)
4、沿途的景色如此迷人,洞中的景物更值得一看,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、领略,好吗?
5、⑴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?(小船)这样小的小船通过孔隙说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?(孔隙窄板书:窄)
6、粉红色的山,各色的映山红,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,眼前一片明艳。
7、出示生词:“浙江、油桐、拥挤、孔隙、仰卧、臀部、稍微、额角、擦伤、蜿蜒、依据、石钟乳、突兀森郁”,指名认读,教师和学生共同正音。教师强调生字“浙”的读音是zhè,不要读成zhé;“蜿”的读音是,不要读成;“蜒”字中间是“廴”,不是“辶”。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。
8、⑴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,可采取指读、齐读、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。
9、⑵眼前昏暗了,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。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,准会撞破额角,擦伤鼻子。
10、了解双龙洞洞口、外洞、孔隙、内洞的特点,体会将见闻和感受结合,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。
11、③出示图片:让我们来欣赏一下,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,想说什么就说什么?
12、指导学生读三、五段。(让学生体会、想象外洞高大宽敞的美,内洞梦幻般神奇的美。)
13、随着山势,溪流时而宽,时而窄,时而缓,时而急,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。四个“时而”构成排比句,说明了溪流的蜿蜒曲折。作者巧妙地运用“宽、
14、教师出示电脑软件,点击课文朗读,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,进入情境,感知课文内容。
15、请同学们自由读55、7小节,来到内洞有什么感受?在书上划出有关词句,愿意的话周围同学可以交换一下自己的看法。
16、②“挤压”是什么意思?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?(因为孔隙很窄小,小船的左右和上方都紧挨着山石。)
17、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,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。
18、上一节课,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,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,了解了作者先写了路上的景色和洞口、外洞是怎样的等内容。
19、让学生自由读课文,读后画出表示游览线路的词语,并且根据这些词语画出游览线路图。
20、有人游览了双龙洞,他觉得太有趣了,他是这样写的,谁来读一读?——洞内石钟乳、石笋众多,造型奇特、布局巧妙、颜色各异,有“黄龙吐水”“倒挂蝙蝠”“彩云遮月”“天马行空”“海龟探海”“寿星与仙桃”“青蛙盗仙草”等四十余种景观,幻化多变,使人目不暇接,宛若置身水晶龙宫。指名读。可是叶圣陶爷爷却是这样写——这些石钟乳和石笋,形状变化多端,再加上颜色各异,即使不比作什么,也很值得观赏。
21、教师可由衷称赞:"啊!双龙洞,你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!"由此让学生也用一句话抒发自己的感受.
22、⒋老师题问:“挤压”是什么意思?叶圣陶爷爷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?你有怎样的。感觉?(要学生产生想象。)
23、⑷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,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。
24、⒉老师题问:坐船进入内洞,内洞是什么样子的?当工人提着汽油灯看到了什么?
25、指板书)那么,在这几局部中你最喜欢哪局部,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习,可以自身读,合作读,还可以画画,谈体会。听明白了吗?开始。
26、内洞又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呢?谁来说一说。孔隙的特点是——小,内洞的特点是——大、奇、黑。
27、四年级语文下册27:第五单元第17课《记金华的双龙洞》微课视频:
28、小组讨论、交流(教师巡回指导,倾听学生的意见,掌握同学们的理解程度、存在问题)。
29、⑷指读两三人,教师鼓励选择课文之外抓特点写具体的其它方法,如对比等。
30、相机理解如下词语:油桐、溶洞、石钟乳、石笋(教师相机展示图片资料,帮助学生理解)。
31、山上开满了映山红,无论花朵还是叶子,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。
32、⒈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,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。
33、了解游览顺序,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,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